什么是小儿登革热?
什么是小儿登革热?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医生,这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系统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潜伏期患者,传播途径主要为伊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被传染。
因其潜伏期大约为5~8天,又被称为“五天热”,潜伏期过后,患者迅速表现出异常症状,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登革热会传染吗?
登革热会传染,但是这种传染并不会从一个患者直接传染给另一个患者。登革热的传染源是已经感染登革热病毒的患者,包括轻型和隐性患者。一般发病前1天和发病后5天感染性强。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人体被这种伊蚊叮咬后,登革热病毒就会随着伊蚊的唾液进入人体,使得被叮咬者感染病毒。倘若患者在发烧初始或退烧阶段被叮咬,蚊子就有可能携带上登革热病毒,而在再次叮咬其他人时就会把登革热病毒扩散开。故一旦有患者被确诊为登革热,就应当立即实施隔离治疗。
登革热的发病病因可能有哪些?
传染源
传染源并不单一,既包括了人群中的已确诊患者与隐性感染者,还包括了携带有登革热病毒抗体的蝙蝠、鸟类、犬类等动物,其中已确诊患者的感染性在其发病后1-3天内处于高峰。
发热症状!
突然发热,患者体温可很快升至39℃以上,且高温会持续2至7天。多为不规则发热,一些患者在第3—5天体温恢复正常,但1天后又再次上升,此种情况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
临床上,孩子发病较慢,热度也较低。同时常有身体疼痛情况,比如头痛、背痛、肌肉关节疼痛、眼睛痛等。也有可能出现过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此外,面部、眼结膜发生充血,脖子和上胸部皮肤泛红,还会有相对缓脉状况。
登革热出血
休克
一般会出现在发病或第2—5天,持续时间为12—24h。在此期间,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身体发冷、面色发白、体温下降、呼吸快且紊乱、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甚至无法检测等症状,还可能有脑水肿、昏迷等情况。若未能得到即使抢救,患者2—10h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