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专家团队首页
400-010-5000
医院新闻 媒体新闻 通知通告 公益活动 热点关注 育儿百科 东儿心故事 护理常识

他是我国专家,也是东儿小患者的”陈爷爷“

浏览: | 更新:2017-02-23 | 来源:东区儿童医院 | 作者:东区儿童医院

  “陈爷爷好!” 月 0号早晨8点,东区儿童医院大查房医生们走进6号病房时,4岁的童童便一眼认出了我国儿童危急重症 专家、北京儿童医院教授、主任医生陈贤楠。童童清脆的问好声让带着口罩的陈贤楠教授笑弯了眼睛。

  月 0日起每周二、周四,陈贤楠教授带队对东区儿童医院全部住院患者进行大查房。陈教授亲自询问每名患儿的病情、治疗情况、恢复情况,同时参与制定住院患儿的治疗方案。

  几天前,4岁的童童因为咳嗽、发烧来到东区儿童医院就诊,并以支气管肺炎收治入院。原来童童一到冬天就容易感冒咳嗽,此前他曾慕名看过两次陈教授的门诊,陈教授耐心、仔细的问诊不仅让家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小童童喜欢上了这位穿着白大褂,说话声音轻柔,笑容和蔼的陈爷爷。所以,即便陈教授戴上了口罩,童童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喜欢的陈爷爷。

  陈教授的到来让童童妈妈非常欣喜。经过精心治疗,童童恢复良好已经可以出院了,但童童容易感冒咳嗽的体质还是让妈妈不放心。见到陈教授,家长立刻向陈教授请教回家护理和如何改善易孩子患肺炎体质的问题。对此,陈教授都一一耐心回答。看见陈爷爷要走,童童高兴地和陈爷爷挥手再见,在童童心里,穿着白大褂的陈爷爷已经不是严肃的医生,而是让自己能够快快好起来的大朋友。

  在三层4号病房,陈教授见到了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正在接受治疗的才50多天大的小乐乐,陈教授仔细询问了乐乐晚上的睡觉情况,平时的喝奶情况和家庭成员健康情况,并亲自制定诊疗方案。

  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陈教授带队查房了3名患儿,每一次仔细的询问,耐心的倾听,认真的回答中都流露出陈教授对于患儿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对于患儿家属的理解与尊重。

  当一名好的儿科医生应该从心底里热爱儿童,同时具备仁心、智慧、经验、医学知识技能,这是陈教授从医近50余年不变的坚守,也是他对所有年轻儿科医护人员的寄语。

  20 7年到了,新的一年陈教授有什么心愿呢?陈教授说他的新年愿望就是继续做守护孩子健康的大朋友,做更多小朋友们喜爱的“陈爷爷”。

  所以,以后小朋友们看见穿着白大褂带着口罩的医生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不要害怕噢,因为每一个口罩后面都是一张微笑、温暖的面庞。

  在东区儿童医院,陈贤楠教授每周二、周四都会全天出诊,从进入诊室坐下的那一刻开始,陈教授就开始了忙碌、紧张、有序的接诊。忙碌的诊疗让老人顾不上喝水,顾不上去卫生间。看着陈教授专心、耐心、仔细的问诊很多时候都会让人忘记他自己也已经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面对一些从外地坐飞机过来刚落地就直奔医院,慕名而来的家长和患儿,在仔细问诊之余,陈教授总会问问他们是从哪里来,路上花费了多少时间,言语间都体现出了老人对于患者看病不易的理解和体谅。

  作为 儿科专家,陈教授始终保留着谦逊之心。微信为医疗带来了极大便利,方便医生随时学习,随时与患者交流,陈教授时常利用微信追踪患儿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陈教授微信背景选用了这样一句话——孔子说要尊重权威,但是科学 告诉你,只要有理由就可以做出批评和接受批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让陈老始终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对于儿科和儿科医生,陈教授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这些理解中不仅诠释着医道,更体现着一位仁医智者的情怀。

  对话陈贤楠教授:

  l 小编:您提倡建立“努力培养建设热爱儿童、拥有整体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儿科医生队伍”,为什么会把热爱儿童放在 位呢?如何理解整体性思维?

  陈贤楠教授:儿童不是“小大人”,生长发育日新月异,病情变化快又不会表达,所以医生必须更有爱心、耐心。因为孩子病情变化快,又不太会表达,所以儿科医生必须从病史、症状、体征和化验 分析作出诊断,要倾听家长叙述,学会交流技巧, 只用化验检查下结论。儿童常见的哮喘、过敏咳嗽、食物过敏等疾病需要医生和家长共同决策管理,不是单纯吃药打针。

  l 小编:您说过当个“好大夫”需要仁心、智慧、经验、医学知识技能。归根结底,医学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呢?

  陈贤楠教授:儿科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小患儿,更是患儿背后的大家庭,医生的一个诊断、一次手术就可能影响患儿一生。儿科的各种指标和处方不像成人有既定的标准,而是要具体区分新生儿、早产儿、婴幼儿、学龄前、青春期等时期的具体化特征。所以医生在诊疗的时候不仅要耐心,细致,更要学会倾听,不仅要了解患儿的病,也要了解患儿这个人和患儿家长们。所以,人性化医疗的实现绝不仅仅是靠知识和技术就能实现的,也希望社会能给好医生成长更多鼓励。

  l 小编:找您看过病的患儿家长基本上都会成为您的忠实“粉丝”,因为您看病耐心,细致,在就诊过程中您总会不厌其烦的和家长交流,说家长听得懂的话,您为什么会这么注重和患儿家属的有效沟通呢?

  陈贤楠教授:医学术语专业,病历上只见反复的记述,却看不见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看待,即便看完病患者心里还是不踏实,这是不少患者的就诊体验。现在国外倡导叙事医学,医生要学会聆听,鼓励患者叙述,叙事医学体现了医疗的人性化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尤其重要,父母除了应当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应该重视孩子在习惯、性格方面的培养,我常和家长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努力做有智慧的父母,我希望能够帮父母走出育儿误区,重新树立信心。在东区儿童医院因为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间相对比较宽裕,所以能够为实现这些细节提供保证。

  由于儿科较成人医学更为复杂繁琐等原因,我国当前儿科医生缺口很大。从医五十余年,陈贤楠教授对于儿科却始终保持着热忱,因为他从心底里热爱孩子。陈教授说,他很庆幸自己一直选择在儿科工作,因为每天与孩子打交道,思维能够一直保持年轻、活跃,而他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帮助那么多年幼的生命,让他们重新有机会迎接各自的大好人生。陈教授认为,儿科医生必定是一个拥有着年轻化思维、永远向前看的群体。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