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专家团队首页
010-52326756
医院新闻 媒体新闻 通知通告 公益活动 热点关注 育儿百科 东儿心故事 护理常识

惊!骨龄提前一年=少长7cm?抓住春季补救期还来得及!

浏览: | 更新:2025-02-24 | 来源:东区儿童医院 | 作者:东区儿童医院
“明明春天是长高黄金期,孩子怎么不见长?”
“骨龄大1岁,身高少长7cm是真的吗?”
“测骨龄是智商税?晚长就是长得慢?”
       每到春天,家长们的“身高焦虑”就达到顶峰!看着别家孩子猛长个,自家孩子却原地踏步,"班级排队越来越靠前"、"买裤子只长腰围不长裤长",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北京东区儿童医院身高管理团队温馨提示:孩子每年都在长高,但骨龄也在悄悄「偷走」生长时间!不知道孩子的骨龄,就像在长高赛跑中蒙着眼睛冲刺,永远不知道终点还有多远。
 
 
蒋竞雄博士 
东儿身高门诊
首席专家


01、骨龄大1岁少长7厘米,真相扎心了!

骨龄,是骨骼的年龄,直接决定孩子的生长潜力!
生活年龄:按出生时间计算,人人相同。
骨骼年龄:受遗传、营养、疾病等影响,个体差异巨大!
 
为什么说骨龄大1岁,身高少长5-7cm?
       孩子3岁后每年身高增长约5-7cm,骨龄偏大1岁可能意味着骨骺提早闭合一年,孩子的生长周期缩短,直接“偷走”一年的生长空间!
 
02、测骨龄是智商税?这3大误区害惨孩子!
误区1:骨龄大=性早熟?
       错!性早熟需伴随第二性征提前发育(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骨龄提前可能是肥胖、内分泌问题导致,需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误区2:骨龄小=“晚长”?
       大错特错!骨龄落后1岁以上+身高矮小,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问题!盲目等“晚长”,可能错过干预黄金期!晚长是指青春期晚发育,男孩13岁还未见睾丸容积大于4ml,女孩在11岁后仍未见乳房发育,或在14岁后仍未见月经来潮。也就是青春期发育的年龄延后了。
       骨龄小不一定就是晚长。因为骨龄并非一成不变,很多小朋友青春期前查骨龄比实际年龄小一些,等到青春期启动再查骨龄就变成偏大了。所以骨龄要定期监测。骨龄检测频率:建议3个月/次、6个月/次、1年/次,具体会根据孩子当前年龄以及体重、身高增长速度来决定。

误区3:测骨龄没必要?
骨龄是身高管理的“导航仪”!它能:   
✅ 预测成年身高,揪出生长偏离;
✅ 筛查性早熟、矮小症等疾病;
✅ 指导营养、运动、睡眠科学干预!
 
戳图了解详情购买套餐
03、这5类孩子,建议快来测骨龄!
1️⃣ 身高比同龄人矮半个头;
2️⃣ 近期突然猛长(警惕骨龄加速!);
3️⃣ 肥胖、粗壮体型(骨龄易超前);
4️⃣ 父母身高不理想,想突破遗传;
5️⃣ 8岁前乳房发育、9岁前睾丸增大(性早熟信号!)。
04测骨龄后,家长要做3件事!
1️⃣ 看骨龄身高百分位:骨龄大小没有绝对的好坏,主要是看骨龄身高百分位。看骨龄身高百分位,了解对应预测成年身高。年龄的身高不准确,骨龄的身高才真实。通过骨龄身高百分位可以预测孩子成年身高,了解孩子当前的身高水平。如希望男孩成年身高180厘米,骨龄身高百分位要在p90,如果孩子现在的骨龄身高百分位为p25,对应成年身高则大约为168厘米。如果骨龄身高百分位和理想成年身高百分位一致,则未来只需要通过定期骨龄监测为身高保驾护航。如有差距则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干预,评估干预效果,缩小身高差距;
 
点击可查看大图
 
案例了解骨龄百分位


2️⃣ 定期监测:3个月/次、6个月/次、1年/次,具体会根据孩子当前年龄以及体重、身高增长速度来决定;
3️⃣ 科学干预:身高管理,别等骨骺闭合才后悔!
 
点击了解身高管理季度套餐
身高管理季度套餐优势
1. 灵活性和试错机会
季度套餐时间较短,家长可以在一个季度内观察孩子的身高管理效果,评估方案是否适合。
2. 经济压力较小
季度套餐的费用低于年度套餐,家长可以先尝试一个季度,如果认为有帮助再考虑续费或升级为年度套餐。
学习能力强的家长通过季度套餐,可以系统学习身高管理的核心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后期可自行制定和执行管理方案。
3. 长高黄金期发力
身高增长与季节有一定关系,春季和夏季通常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家长可以选择在特定季节(如春季)购买季度套餐,集中进行身高管理,而不是全年覆盖。
4. 阶段性目标明确
有些家长可能为孩子设定了阶段性的身高目标(如半年内增长3-5厘米),选择季度套餐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实现这些短期目标。
 
 
如果想以年为周期进行管理 
可点击图片了解年管理套餐

05、春季长高黄金期,这样做多长5厘米!
1️⃣ 控骨龄:体重增长慢,骨龄长得慢!
肥胖是骨龄加速的元凶!科学控制体重,延缓骨龄闭合速度。
2️⃣ 抓营养:钙+维生素D+优质蛋白
每天500ml牛奶、1个鸡蛋、适量鱼虾肉,避开高糖高脂零食!
3️⃣ 强运动:纵向运动刺激生长板
每天跳绳1000个、摸高跳50次,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4️⃣ 保睡眠:10点前入睡!
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分泌达高峰,小学生每天睡足9小时!
各年龄段睡眠时间参考

新生儿 17-18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3个月以下的宝宝,需要达到14-16个小时;
6-10个月的宝宝,需要达到13-14个小时;
10-12个月的宝宝,需要达到12-13个小时;
1岁以上的宝宝,需要12个小时左右;
2岁-幼儿园小朋友,一般会午睡2小时,一天需要12个小时左右;
小学生,需要达到9个小时以上;
中学生,需要达到8-9个小时。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