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专家团队首页
010-52326756
医院新闻 媒体新闻 通知通告 公益活动 热点关注 育儿百科 东儿心故事 护理常识

如何预防家庭内交叉感染?3个误区要当心!(5种呼吸道疾病症状)

浏览: | 更新:2023-12-23 | 来源:东区儿童医院 | 作者:东区儿童医院

“前几天老大来挂水,今天老二又来了……”

“二宝还没好呢,大宝又生病了……”

入冬以来,随着“支原体”的爆发,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也紧随其后,使得各大儿童医院和儿科就诊的孩子“络绎不绝”。虽然近期门诊量有所下降,但是秋冬季仍是呼吸道感染病高发期。感冒、发热、肺炎、咳嗽、哮喘的孩子占大多数,更有不少多宝家庭出现“摁下葫芦又起瓢”的现象,大宝二宝接替感冒发烧,家长们忙着照顾、焦头烂额……

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病房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北京东区儿童医院住院部主任 王硕介绍,临床往往发现大宝轻微感冒,却会令二宝染上重病。婴幼儿体质较弱、抵抗力差,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遇到同样病毒和细菌,可能大人或大孩子能“扛住”,作为婴幼儿的“二宝”就中招生病了,往往症状比较重,甚至有发生重症肺炎的可能。

这是因为肺炎可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有些细菌和病毒可以停留在儿童的鼻腔或咽喉处,一般情况下不致病,如被吸入则可感染肺部。细菌和病毒也可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后在空气中产生的飞沫经呼吸道吸入而传播,而小一点的孩子抵抗力相对也低一些,更容易被感染,二孩家庭确实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而且在最近这波住院的孩子里,也有不少是感染了4、5种病原体的情况,因此病情稍重一些。

不小心“中招”多种病原体也不要过于担心,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而言,遵照医嘱规范服用药物、多饮水和充分休息后,病情可在1至2周得到缓解。
王硕主任提醒,门诊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发烧6天好了,发现是流感。10天左右又“中招”了支原体,发烧、咳嗽……这其实不是“混合感染”,而是护理不好,后续出现的感染。
 
三个误区要牢记
误区一:发烧咳嗽,就得马上去医院退烧止咳
呼吸道感染后,发烧和咳嗽几乎不可避免。
谨记吃退烧药的目的不是把体温降到正常,而是增加孩子的舒适度,让孩子安全舒适度过发热期。
咳嗽属于人体保护性反射,孩子因为咽部不舒服或呼吸道有分泌物,通过咳嗽把它排出来,对缓解孩子病情有好处。
如果咳嗽严重影响到孩子睡眠,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雾化等方式进行缓解。

※所有疾病都有一个恢复过程,尤其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疾病来说,通常情况下需要一周左右。

误区二:感冒发烧,输液好的更快

输液是一种药液直给的方式,随着血液循环,直接被人体吸收。因为输入静脉中的大部分是生理盐水,有大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效果,所以输液后孩子常感到舒服了很多,以为感冒发热就快好了,但这只是减轻症状的表面现象而已,静脉输液并不会缩短病程,感冒最终痊愈一般还是需要一周时间。

医生会根据孩子病情判断是否要输液,并非所有发烧都需要输液治疗。

误区三:提前吃药预防呼吸道感染

“服用治疗的药物来预防呼吸道感染”是很大的认识误区!提前用药防治,吃错药、乱吃药都有可能出现耐药的问题,这不仅对孩子甚至对全部人群都可能产生影响。
在临床上,可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药物预防,一般在密切接触48小时内用药,可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等(剂量同治疗量,每日一次,使用7天)——并不是所有病原体都能提前靠药物来防治!

※请遵循医生的指导:能否用药预防,以及是否用药、如何用药,也不建议自主停药!

住院或者门诊治疗,免不了输液这个方式。一个家庭里孩子生病,常常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陪同,做一次穿刺,6双眼睛盯着你,这种压力可想而知。小孩子的血管很细,有些几个月大的甚至看不到血管,而且孩子好动,容易哭闹,稍大些的难受时还会闹情绪、骂家长,儿科护士要有十足的耐心与爱心去面对工作。

前不久,住院部住进了一个4岁多的小女孩儿,周国玲护士长介绍,她妈妈说之前在别的医院治疗时,医生都说她家孩子不好扎,就都没输液。所以希望尽量不输液治疗,要不孩子扎针太遭罪。刘鑫医生根据病情,还是觉得输液治疗更好。护士长看了孩子的血管条件,觉得还好,和家长沟通后,家长表示同意。护士一边柔地哄孩子转移注意力同时,她的针也顺利扎进了患儿纤细的血管,“一针见血”。家长特别高兴,出院时给护士长送来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和认可。

门诊资深护士杨学青老师总是很耐心地哄孩子,面对“不好扎”的小手,总是能“一针见血”,家长从心底感到佩服和尊敬。孩子病情恢复后也不需要输液了,家长特意又来了一趟医院,为杨老师送来了锦旗和鲜花。




住院部一对双胞胎的家长说:“家里的两个孩子都生病住院,家里人都多少有点焦虑和不安。我们平时上班忙,多数是老人在医院照顾孩子,多亏了刘鑫和郭京京两位医生的耐心解答,有时候老人没听清楚的地方,医生也会再微信告诉我们一次。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两个孩子也一天天好转,我们也就都踏实了。”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住院部 郭晶晶医生说:“病房里常有一家两个孩子一起来住院的,也有老大还没出院老二又住进来的情况,由于父母工作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就成了‘主力军’,面对老人就要说的慢一些详细一些,有时也会多说几次。一大家子在住院部往往一待就是半个月,有时候聊聊孩子病情;有时候聊聊孩子学习生活,从家长到孩子和医护人员彼此都很熟悉了,相处久都成朋友了。”

暖心的小朋友为门诊和病院的主治医生都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

郭医生说:“在住院部,每天都能见到焦虑的父母和不舒服的'小病号'。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孩子越多,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所以,多孩家庭防止交叉感染很有必要。“


多宝家庭,如何预防交叉感染呢?
做到这几点,孩子少遭罪!

生病了,早期隔离就非常重要。如果有条件,最好不要让同一个人看护孩子,或者将生病的孩子送往奶奶家或者外婆家暂住几天;如果没有分居条件,家里一定要注意通风,餐具、水杯都要分开清洗、消毒和摆放。  

 
02、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口、鼻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水洗净。建议大宝从学校回来后应先洗手,换上家居服后再和二宝接触。
 
03、增强体质。预防小儿肺炎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增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在秋冬季减少孩子到人员拥堵、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补充营养物质,但是要注意饮食,要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切记不可过饱,宜吃七分饱为最佳;要多喝水,做好保暖工作。  
 
04、冬天室内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空气不流通,病毒含量剧增,所以要多通风。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开窗通风至少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病毒含量。  
 
05、很多的交叉感染会发生在疾病的后期,所以特别是看孩子快好了,或看起来已经好的时候,还是要坚持隔离。轻微咳嗽、咳痰也要彻底的治好再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耍。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