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专家团队首页
010-52326756
医院新闻 媒体新闻 通知通告 公益活动 热点关注 育儿百科 东儿心故事 护理常识

急!!孩子突发阵发性腹痛!多科联动上演“生命复位”:与时间赛跑的救治

浏览: | 更新:2025-05-09 | 来源:东区儿童医院 | 作者:东区儿童医院

“医生,孩子疼得直不起腰,一点东西都吃不下!” 一对焦急的父母抱着5岁的儿子冲进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小儿内科诊室。孩子脸色苍白、精神萎靡,蜷缩在妈妈怀里不住呻吟。接诊的小儿内科崔贞熙主任迅速检查,结合症状初步判断为小儿急症肠套叠,当即联系小儿外科紧急转诊!

PART-01、多科室无缝衔接,视频连线“云”指导
  当天,小儿外科庞震主任正值休诊,但病情刻不容缓!庞主任得知情况后,立即通过视频连线“隔空”参与救治。凭借30余年临床经验,他判断孩子虽病情危重,但仍有保守治疗机会,遂果断指导外科郭文彦医生优先尝试手法按摩复位。“肠套叠复位必须争分夺秒,手法力度和角度都要精准,否则可能引发肠穿孔!”庞主任在视频中紧盯患儿反应,郭医生则手法轻柔而坚定地操作。半小时后,孩子阵发性哭闹逐渐停止,腹部压痛减轻——复位成功了!
PART-02、“精准预判”背后的医学智慧

  一周后复诊时,庞震主任详细询问孩子日常情况:“平时是不是大便干燥?还容易感冒?”家长连连点头。庞主任结合影像报告进一步解释:“肠道残留的干便需要几天排净,肠套叠复位后,肠管恢复血流炎症因子再灌注损伤、肠道细菌移位,会引起发烧,需要医生处理治疗。”通俗的解释就是,肠套叠复位后,因为之前被卡住的肠子突然恢复供血(就像憋久的水管突然通水),可能会有点“过激反应”,导致发烧。另外,被压过的肠子可能有“小伤口“,肠道里的细菌趁机入血溜到别处,也可能引起感染发烧。果然,孩子回家后症状变化与庞主任预判分毫不差,家长因提前知晓从容应对。家长特意给庞主任和郭医生各赠送了一面锦旗:“要不是庞主任团队技术高超,孩子可能就要挨一刀了!“


这份“未卜先知”的信任背后,是庞主任对肠套叠复杂诱因的深刻洞察,便秘、呼吸道感染、过敏甚至肠道肿物都可能成为“导火索”。他叮嘱家长:“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功能紊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PART-03、科普时间:小儿肠套叠的”信号灯“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急腹症,表现为阵发性规律腹痛(每十几分钟发作一次,持续3-5分钟),伴随呕吐、血便(果酱样)、腹部腊肠样包块。庞主任提醒:“若孩子突然哭闹不安、蜷缩身体,尤其有消化问题或近期感染史,需高度警惕!早发现、早干预是避免手术的关键。”

PART-04、外科治疗+肠道调理,双管齐下防复发
针对孩子的后续护理,庞主任强调:“肠套叠复发率较高,复位2周内的肠道功能调理至关重要。”他解释,肠道环境紊乱(如过敏、便秘、感染)均可诱发套叠,建议家长选择外科持续随访,这类疾病外科治更专业,我们不仅要解决急症,更要帮孩子重建肠道健康。
PART-05、医者心声:以技术为盾,以共情为灯

这场紧急救治,展现了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多学科协作的高效与温情——从内科快速初诊到外科精准施治,从“云会诊”到手法复位,最终实现“1+1>2”的救治效果。而庞震主任外科团队“预判病情”的背后,是数十年临床经验的沉淀,更是对孩子全身心负责的医者仁心。

温馨提示:若孩子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或血便,请立即就医!肠套叠黄金救治期为发病后24小时内,切勿延误!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