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孩子突发阵发性腹痛!多科联动上演“生命复位”:与时间赛跑的救治

“医生,孩子疼得直不起腰,一点东西都吃不下!” 一对焦急的父母抱着5岁的儿子冲进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小儿内科诊室。孩子脸色苍白、精神萎靡,蜷缩在妈妈怀里不住呻吟。接诊的小儿内科崔贞熙主任迅速检查,结合症状初步判断为小儿急症肠套叠,当即联系小儿外科紧急转诊!
一周后复诊时,庞震主任详细询问孩子日常情况:“平时是不是大便干燥?还容易感冒?”家长连连点头。庞主任结合影像报告进一步解释:“肠道残留的干便需要几天排净,肠套叠复位后,肠管恢复血流炎症因子再灌注损伤、肠道细菌移位,会引起发烧,需要医生处理治疗。”通俗的解释就是,肠套叠复位后,因为之前被卡住的肠子突然恢复供血(就像憋久的水管突然通水),可能会有点“过激反应”,导致发烧。另外,被压过的肠子可能有“小伤口“,肠道里的细菌趁机入血溜到别处,也可能引起感染发烧。果然,孩子回家后症状变化与庞主任预判分毫不差,家长因提前知晓从容应对。家长特意给庞主任和郭医生各赠送了一面锦旗:“要不是庞主任团队技术高超,孩子可能就要挨一刀了!“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急腹症,表现为阵发性规律腹痛(每十几分钟发作一次,持续3-5分钟),伴随呕吐、血便(果酱样)、腹部腊肠样包块。庞主任提醒:“若孩子突然哭闹不安、蜷缩身体,尤其有消化问题或近期感染史,需高度警惕!早发现、早干预是避免手术的关键。”
这场紧急救治,展现了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多学科协作的高效与温情——从内科快速初诊到外科精准施治,从“云会诊”到手法复位,最终实现“1+1>2”的救治效果。而庞震主任外科团队“预判病情”的背后,是数十年临床经验的沉淀,更是对孩子全身心负责的医者仁心。
温馨提示:若孩子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或血便,请立即就医!肠套叠黄金救治期为发病后24小时内,切勿延误!